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新闻动态 职能介绍 组织机构 调解流程 政策与法 联系我们 资源下载 在线投稿  
 
 
您当前所在位置:河南省医患纠纷调解工作委员会 >> 首页 >> 职能介绍
职能介绍    
默默奋斗 济世于人的国医名师

添加时间: 2012-11-15 15:29:46 来源: 作者:河南中医药科学研究院 点击数:1578

                        默默奋斗 济世于人的国医名师
               ———记五届平顶山市政协委员、全国著名疑难病专家张文义的学医历程
                              中国药物经济学杂志社   贾少谦
    张文义(1947-),男,汉族,河南省鲁山县人。毕业于河南中医学院,大学本科,中医专业。国家执业医师,国家一级针灸师,著名胃肠病、疼痛病、脑血管病康复专家。现任北京高等中医药培训学校、北京中昌现代疼痛医学培训中心、中国针灸推拿协会教授,中国疑难病论坛编辑委员会主任兼主编,河南省郏县四知堂中医院名誉院长、业务院长,河南省鲁山县博爱医院名誉院长,河南省鲁山县中医院学科带头人、康复科主任,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扶正堂中医连锁机构技术总顾问。 
    临床43年,公开出版医学专著10部,在国家级杂志上发表医学论文28篇,获得地级中医二等科技成果奖两项。对肝胆胃肠病、中风后遗症以及其它疑难杂症颇有研究。尤其是对食管炎、慢性浅表性胃炎、胆汁返流性胃炎、糜烂性胃炎、红斑渗出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神经官能症、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过敏性结肠炎、习惯性便秘、脂肪肝、胆囊炎、胆结石、面神经麻痹、偏瘫、四肢麻木、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骨质增生、乳腺增生、前列腺增生、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病的治疗,方法独特、疗效显著,在民间影响很大。并首次提出胃空洞症的病名,把胃病分为43类,制订出了胃病治疗20法,实乃国内外之首创。精心研制出了养胃丸、养胃合剂、消炎止痛丸、结肠炎丸、疏肝清胃丸、清胃散、肝胃合剂、结肠炎口服液、结肠炎直肠点滴液、习惯性便秘直肠点滴液、乳康丸、乳癖膏、类风湿擦剂、牵正膏、偏瘫康复酊、骨刺膏等临床特效专科用药。
    同时,又是直肠点滴疗法、平行针埋线疗法、无防腐剂口服液制作技术、中国八字针法、阴阳补泻手法的创始人。特别是中国八字针法的发明,解除了偏瘫患者的痛苦,为针灸治疗偏瘫创造了奇迹,弥补了我国针灸临床治疗学的不足。公开提出了阴阳补泻的观点,填补了针灸学阴阳补泻手法的空白。临床针灸治疗中风软瘫患者,具有一针能动的神奇效果。针灸3到5次,可使患侧的肌力由0级恢复到4级或5级,实属医界之罕见。为偏瘫患者带来了福音,为整个人类健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5年来,在北京共培训在职医务人员18000余人,学员遍及香港、台湾、日本、美国、加拿大、新加坡、瑞典、瑞士、韩国等13个国家和地区,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专著有《中西医结合论治疑难病》、《直肠点滴疗法与平行针药线植入技术》、《无防腐剂口服液与张文义八字针法》、《中医临床荟萃》、《诊法论》、《胃病论》、《疼痛病临床指南》、《中医论治奇难杂症》、《中医临床精要》、《养生秘诀》。均由国家中央级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主要业绩载入《当代中国人才库》、《中国民间名医大全》等多部书中。2003年《中国红十字报》以“中华名医”称号向全国报道。
    张文义,1947年9月6日出生于河南省鲁山县磙子营乡楼张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自小学六年级开始,直至高中毕业,每逢假期之中,总是遵其父“将来要当一名好医生,治病救人。要当一位名医,著书立说,流传百代”的教诲,背着粮食,拿着医书,远离家乡,到处拜名医为师。整日背内经、诵伤寒、学炮制、练针灸,得到了老中医们手把手的传授。开学在校期间,只要是完成了学习任务,就全心全意的钻研中医学。
    1961年初中一年级时,国家每月给每个贫困生发放2元钱的助学金,其他同学拿到钱后都是去大街上买烧饼零食吃,但张文义却从来不买那些,而是一个人跑到书店,去买《汤头歌诀白话解》、《濒湖脉学》、《医学三字经》、《温病条辨》等中医书籍。别的同学很不理解,问他“你买这干什么?不如买个烧饼吃!”他却说“你们买烧饼吃不过饱了一会儿肚子,我买这些医书却能看一辈子!”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一直为了自己的学医之路而默默奋斗着。可是天不遂人愿。本想为实现父亲的期望和自己的理想,高中毕业后报考医科大学,但是万万没有想到碰到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运动”,一切的一切都不幸夭折了。1968年12月从鲁山高中毕业后,全国大学停办,痛苦无奈之余只好服从国家政策,成为国家第一批回乡知识青年的其中之一。
    就这样,张文义离开县城回到了家乡。但是,他不知道等待他的将是多么艰辛和痛苦的岁月。在那高中毕业生比现在本科生都稀有的年代,家族中存在的历史问题令他这个刚刚毕业的青年学生深受其害。极左路线的沉重打击和残酷迫害几乎使他翻不了身。同时,虽然张文义本人及父母与大小队某些当权者没有任何隔阂,但是他们与张氏家族个别人员稍有矛盾,那些人为了泄私愤,图报复,在张文义回乡的第七天,就给他扣上了“骄傲自大、目无领导、解放前历史不清”等等莫须有的帽子,在大小队群众大会上公然点名诬蔑,并要求他老老实实接受劳动改造。因此,其他回乡知识青年所拥有的参军、当工人、当民师、当干部、当乡医、保送上大学等机会和资格,张文义毫无希望,连想都不敢想。并且还被派到生产队的河坡上看管老百姓用于修房盖屋的黄北草,几乎与世隔绝,与群众和上级严重脱离,外出工作的信息根本无法知晓。草地里整日荒无人烟,连个人影都看不到。那些当权者的目的就是为了竭力阻止张文义外出工作,切断他与外界的一切联系,压制人才,埋没人才,误人子弟,嫉贤妒能,他这一生遭受的重大损失是永远也无法弥补的。张文义大夫每当想起那段惨痛经历,心情都极其沉重。但在那样恶劣的环境下,始终未能动摇他誓当一位名医的坚定信念。
    当时,张文义姊妹八个,加上父母总共十口人,最小的弟弟才刚满4岁。父亲心脏病,终日需靠药物维持生命,更谈不上下地劳动挣工分。弟弟妹妹有六人都是学生,没有劳动能力。只有他和母亲以及二兄弟这三个半劳动力挣低工分维持全家贫苦的生活。粮食借一顿吃一顿,盐都能借八户人家。生产队日值只有五分钱,也就是说,十工分只能换取人民币五分钱,何况他们母子三人一天只能挣到21工分,合人民币1毛5厘。每次分粮食都没有他家的份,因为他们是常年缺粮户。张文义的父亲每日吃药的钱就在1元左右,全家人什么都不吃的情况下,每天还要欠债9毛多,穷的程度可想而知。因此他们弟兄三人连找对象都成了奢望。众所周知,他们家穷的叮当响,沾不得,公开踢媒的也不是一位两位。兄弟三人都成了大龄青年,险些成了光棍一族。在这种情况下,想购买医学书籍是根本不可能的。可是要学医的愿望又那么强烈,张文义就只能借别人的医书,抄写在学生们用过的废作业本的反面上。抄一本还怕把它看破,就抄两本,一本用来朗读背诵,另外一本就精心的保存起来。就这样,在那长达三年的看草生涯中,张文义通读了《黄帝内经•素问》、《黄帝内经•灵枢》、《难经》、《新编伤寒论》、《金匮要略》、《医宗金鉴》、《本草纲目》、《温病条辨》、《针灸甲乙经》、《温热经纬》、《针灸歌赋》、《注解伤寒论》、《伤寒论讲义》、《脾胃论》。通背了《伤寒心法要诀》、《笔花医镜》、《频湖脉诀》、《医学实在易》、《汤头歌诀》、《药性赋》、《药性歌括四百味》等古典医著。1983年至1984年期间,张文义又通背了中医大学本科教材《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妇科学》。
    在刚刚开始学医的时候,张文义听到过不少乡里邻亲的打击。有人不屑的说道“就你还想当医生?医生那么多,哪儿轮得到你?”他却斩钉截铁的回应“铁梁磨绣针,功到自然成!只要狠下功夫,没有不成功的!”他还说“当医生,主要是精,别的医生会的我要会,不会的我还要会!只要能达到这水平,就一定能够成为名医!”
    漫长的三年黄北草生涯结束之后,张文义便被派到生产队劳动。有一天正逢下雨,休息时,本村有一位急性胆囊炎患者,已发病七天,被附近几位颇有名气的大夫诊治无效,他便自荐开了个中药方子,让患者吃吃看,没想到该患者服用一剂中药后,好转大半,又服三剂,果然而愈。自此,张文义的名声大震,附近村庄前来看病的人越来越多,而且治愈率非常高。后来惊动了当时的区政府秘书李光学、申法文、李金铎三位领导,他们以区政府的名义写信让张文义出外进修胃肠病。又经陶秀仁介绍,由时任郾城县县委书记李正五安排在裴城医院手术室做胃病穿线工作。
    1972年到1973年,在裴城医院将近两年的工作中,由于当时生活条件较差,胃病患者很多,特别是胃溃疡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当时裴城医院的穿线治疗胃病的技术在全国来说是独一无二的,所以每天全国各地来到医院排队穿线治胃病的患者有上千人之多。张文义为了练就一身真本事,每天坚持工作十个小时。他天天做的胃病穿线手术总是在60人左右。两年之中从未休息过。正在紧张工作之时,家中却传来噩耗,父亲病逝。他是家中长子,最小的弟弟不满五岁。悲痛之中辞去工作急忙回乡。当时月工资只有23块5毛钱,家中又欠巨额债务,葬礼结束后,还清债务,已经身无分文,家庭累赘太大,根本没有条件再行出外工作。
    但是,由于张文义穿线治疗胃病技术高超,在裴城医院的成绩影响很大,回乡后震动了鲁山、叶县、平顶山、宝丰、方城、南阳等周边县市。1974年至1976年,在村卫生所任主治大夫,每天前来求医者络绎不绝。1977年,张文义前往河南中医学院学习,1981年毕业后,被县卫生局、教育局派到张良高中任校医兼门诊部负责人。1984年经鲁山县教育局、卫生局批准,创办鲁山县当时唯一的一所中医培训学校,任讲师兼负责人。主讲中医大学五版教材,培训学员62人,许多学员现在已小有名气。1985年被鲁山县卫生局调到熊背医院任中医师。1986年又调到鸡冢医院任中医师,并负责全乡乡村医生的医学技术培训。1987年3月经考试取得鲁山县人民政府颁发的“行医执照”(字第000002号)和“开业执照”(字第296号)。1987年3月23日因培训乡村医生300余人,被平顶山团市委授予“平顶山市青年实用技术培训师”称号,证号:013。1989年,又被聘到方城卫生学校任门诊胃肠科主治医师。1989年12月经考试,破格晋升为中医内科主治医师,由南阳市人民政府颁发职称证书。该证书后由平顶山人民政府换发。证号:C049038914000125。(1999年认定时,因在北京试讲,又加上档案被人事部门丢失,因此未能及时认定。)1992年至1993年,被鲁山县中医院聘为门诊主治中医师。1993年到2000年,在鲁山县同仁医院及鲁山县离退休职工门诊部任主治医师。1994年1月被鲁山县离退休职工医疗门诊部聘为中医内科副主任医师。
    1997年6月15日,经考试取得河南省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河南省中医药人员执业合格证书,证号:0700806084。1998年12月张文义当选为政协平顶山市第五届委员会委员。颁发了委员任职通知书和委员视察证。证号:282,并于1999年1月1日在平顶山日报上向全市公布。
    1999年2月3日至9日,平顶山人民广播电台以《胃病的克星—张文义》为题报道鲁山同仁医院张文义大夫的事迹。1999年2月,研制32年的“养胃胶囊”和“结肠炎口服液”两项成果,经鲁山县卫生局同意上报河南省卫生厅。1999年5月,在《中华临床医学新进展(第三卷)》中公开发表了《柴胡疏肝散合左金丸加味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应用》、《补中益气汤加味配服养胃胶囊治疗胃空洞症》两篇文章,并任本书副主编。书号:ISBN7-5062-4004-1/R•340。由世界图书出版西安公司出版发行。1999年12月,在《综合临床医学》一书中,公开发表了《举元煎加味配服养胃胶囊治疗胃下垂》一文,并任本书副主编,专科主编。书号:ISBN7-80135-772-1/R•088。由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1999年12月,在《综合临床医学》一书中,公开发表了《四君子汤加味配服养胃胶囊治疗萎缩性胃炎的体会》、《四逆散合左金丸配服养胃胶囊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两篇文章,并任本书编委、专科主编。书号:ISBN7-80135-625-X/R•068。由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2000年1月在《中国实用综合医学》一书中公开发表了《大柴胡汤加减配服养胃胶囊治疗浅表性胃炎的临床体会》一文。书号:ISBN7-80135-967-4/R•094,并任本书副主编。由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2000年3月,被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医药科技推广交流中心授予《中国特色专科名医》称号。2000年5月,在《中国实用综合医学理论与实务》一书中,公开发表了《六君子汤加味配服养胃胶囊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体会》、《补中益气汤加味配服养胃胶囊治疗胃空洞症的心得》两篇文章。书号:ISBN7-80088-602-6/R•14,并任本书副主编。由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发行。2000年6月,发表的《升麻葛根汤加味配服养胃胶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一文,被全国中医药优秀学术论文评委会评为“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优秀学术论文奖”。证号:00044。2000年6月在《中国民间疗法》杂志上发表了《六君子汤加味配服养胃胶囊治疗十二指肠溃疡》一文。2000年6月30日 在河南卫生报上发表《大柴胡汤加减配服养胃胶囊治疗浅表性胃炎》一文。2000年7月在《中国民间疗法》杂志上发表了《加味升麻葛根汤配服养胃胶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一文。2000年8月在《中医研究》杂志增刊上发表了《养胃胶囊治疗胃病的临床体会》、《直肠点滴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两篇文章。2000年9月被世界医药出版社聘任为《中国疑难病论坛》编辑委员会主任兼主编。2000年9月主要业绩载入由中国经济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的《政协委员风采录》(河南卷)一书中。2000年10月11日《新鲁山》以“冉冉升起的胃病克星——记著名胃病专家、平顶山市政协委员张文义”作了整版报道。2000年11月28日—12月4日张文义作为中国民间医药专家出国考察团成员参加越南卫生部举办的第一次古传医药国际展览会。2000年12月,主要业绩载入《中国民间名医大全》一书,由人民卫生出版社正式公开发行。书号:ISBN7-05-005784-1/B058
    2000年至2008年在鲁山县离退休职工门诊部任副主任医师。在北京高等中医药培训学校、北京中昌现代疼痛医学培训中心、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培训中心任教授。2001年6月,主要业绩载入《当代中国人才库(名医卷)》一书,由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书号:ISBN7-228-06128-4/K•881。2001年9月平顶山政协杂志第2期以“为了患者的微笑——记市政协委员、鲁山县离退休职工医院大夫张文义”作了长篇报道。2002年4月17日,经考试取得河南省人事考试中心颁发的全省评聘专业技术职务副高级外语统考合格证书,证书:3000056。2002年7月,取得成人高等教育河南中医学院,中医专业,大学专科毕业证书,证号:10471520020600031。(因原毕业证及档案被主管部门丢失,所以又参加成招。)2002年9月研究的《舌下静脉放血治疗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科技成果通过平顶山市人民政府组织的专家委员会鉴定,并获得平顶山市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二等奖。证号:2002124。2002年9月研究的《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胃空洞症的临床应用》科技成果被平顶山市人民政府组织的专家委员会鉴定,并获得平顶山市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会二等奖。证号:2002120。2002年9月被鲁山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推荐为“平顶山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2002年10月经鲁山县教育体育局批准成立“鲁山县胃病专科培训学校”。长期与北京高等中医药培训学校、北京中昌现代疼痛医学培训中心、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培训中心合作,面向全国培训胃肠病特色诊疗技术。2002年11月在《中国民间疗法》杂志上发表了《酒加水煎服四君子汤加味治疗萎缩性胃炎100例》一文。
    2003年1月22日《鲁山报》以“博采众长,敢于创新——著名胃肠病专家张文义将赴德国考察讲学”作了报道。2003年2月,主编的《胃病论治》全文在《中华大医之精诚》一书中刊登。书号:ISBN7-5348-1031-0/R•23,并担任本书副主编。由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发行。2003年5月在《新中医》(中国中文核心期刊)杂志上发表了《穴位注射配合胃康胶囊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100例疗效观察》一文。2003年7月,被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特效医术发掘整理专业委员会聘为理事。证号:2003-聘K05号。2003年9月通过考试、试讲,被北京中医药大学现代疼痛医学培训中心(北京中医药大学骨研所中昌现代疼痛医学培训中心)聘为中西医结合内科教授。主讲胃肠病、心脑血管病。2003年10月,被北京中卫联康复医学研究院聘为教授,主讲胃肠病。2003年10月,被《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杂志社聘为编委。2003年10月主要业绩载入由全国政协平顶山市委员会编写的平顶山市政协委员《参政奉献风采》纪念册一书中。(175页)2003年12月5日《中国红十字报》以《中华名医》称号向全世界报道了著名胃肠病专家张文义的事迹。被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新闻宣传中心、世界病友保护组织专家委员会、中华名医宣传推荐工作委员会评选为“中华名医”。
    2004年3月被北京参苓中医药研究中心聘为胃肠病高级讲师。2004年6月经考试、试讲被北京高等中医药培训学校(北京中医药大学1356信箱)聘为教授。主讲胃肠病,中风后遗症,八字针法,直肠点滴疗法,中医适宜技术。2004年7月经鲁山县科学技术局批准,成立了“鲁山县疑难病研究所”,张文义任法人代表兼所长。2004年8月因在全国培训成绩突出,被国家卫生部中国医师协会培训部授予台式奖杯一座。
    他把医生分为五等:第一等大夫,不花钱能治病;第二等大夫,花少钱能治病;第三等大夫,花多钱能治病;第四等大夫,花钱不治病;第五等大夫,花钱治坏病。几十年来,他始终以第一等不花钱能治病,最差也以第二等花少钱能治病的行医原则为奋斗目标。务实的减轻国家经济的负担和病人看病难看病贵的实际问题,得到了上级领导和患者的一致好评。所以,2004年10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健康120网评为“百姓放心医生”。
    2006年至2007年,张文义任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培训中心中西医内科教授,主讲胃肠病。2006年1月主审《中医论治奇难杂症》一书,由中医古籍出版社出版发行。书号:ISBN7-80174-373-3/R•372。2006年3月主编《中西医结合论治疑难病》一书,由中医古籍出版社出版发行。书号:ISBN7-80174-412-8/R•411。2006年3月被《中国保健》杂志社聘为驻地主编。2006年5月,被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特效医术发掘整理专业委员会聘为资深委员。证号:TXYS00267。2006年5月,发表的《补中益气汤加味酿制黄酒内服治疗胃空洞症》一文,获得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特效医术发掘整理贡献奖”,受到了国家著名中医学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领导王雪苔、张瑞祥、方志诚的高度评价。2006年6月,被《中华医学实践杂志》杂志社聘为常务编委。2006年8月著《直肠点滴疗法与平行针药线植入技术》一书,由中医古籍出版社出版发行。书号:ISBN7-80174-364-4/R•363。2007年3月著《无防腐剂口服液与张文义八字针法》一书,由中医古籍出版社出版发行。书号:ISBN7-80174-468-3/R•464。2007年12月在《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上发表了《平行针透穴药线植入法治疗消化性溃疡100例》一文。2007年12月被北京绿色生命伞医疗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聘为附属医院院长。
    2008年至今,任北京高等中医药培训学校、北京中昌现代疼痛医学培训中心教授,河南省郏县四知堂中医药名誉院长、业务院长。2008年2月在《中国针灸》(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杂志上发表了《平行针透穴药线植入法治疗消化性溃疡100例》一文。2008年3月经考试取得国家一级推拿针灸师资格证书,证号:0817001461100025。2008年4月19日在中国人民解放军防空兵指挥学院参加河南省中医医师资格认定考试,准考证号:062211641。2009年4月7日取得执业医师资格证书,证号:199841141410423194709061515。2011年8月11日取得执业医师执业证书,证号:141410400000660。2008年5月在《中国民间疗法》杂志上发表了《直肠点滴疗法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100例》一文。2008年6月主编《中医临床荟萃》一书,由中医古籍出版社出版发行。书号:ISBN978-7-80174-636-8。2008年7月被国家卫生部中国医促会中老年保健专业委员会聘为专家委员。2008年10月主审《中医临床精要》一书,由中医古籍出版社出版发行。书号:ISBN978-7-80174-636-8。2008年12月,得到鲁山县社会保险事业局各位领导的特别关怀,正式办理了退休手续,于2009年1月开始领取退休工资。
    2009年2月,在《中国针灸》(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杂志上发表了《阴阳补泻手法针刺治疗中风后足内外翻100例》一文,在国际上引起了强烈反响。2009年6月22日被中研•杏林(北京)国际医药科学研究院聘为副院长兼专职教授。证号:20091813。2009年9月被中国国家人才网专业人才库注册中心考试认证中心聘为中医专业终身教授。2009年10月主要业绩载入由中国百科文库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中国知名专家学者辞典》(第四卷)一书中(926页)。2009年10月被中国国家人才网专业人才库人才注册中心授予“国医名师”称号。2009年12月主要业绩载入由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编辑部主编的《共和国名医专家大全》一书中。
    2010年,主要业绩载入由国家卫生部中国保健协会中医药保健工作委员会主编的《中国当代名医》一书中。2010年3月主要业绩载入由国家卫生部中国医师协会编辑部主编的《华夏名医风采》一书中。2010年9月被河南省郏县四知堂中医院聘为名誉院长、业务院长。2010年9月任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学院郑州学习中心四知堂中医院学历教育基地主任。
    2011年4月,《八字针法治疗中风后上肢软瘫100例》一文在中国民间中医药发展研讨会上获得二等奖。2011年7月,取得成人高等教育南阳理工学院,中医专业,大学本科毕业证书。编号:116535201105771863。2011年8月主审《养生秘诀》一书,由中医古籍出版社出版发行。书号:ISBN978-7-80174-994-9。
    2012年4月11日任中国针灸推拿协会针灸专题讲座教授,中推联合(北京)医学研究院针灸研究员。2012年5月1日应鲁山博爱医院董事会邀请,任鲁山博爱医院名誉院长。2012年6月15日,鲁山县中医院利用张文义的科研成果和资质向河南省卫生厅申报了“河南省中医特色专科”。2012年8月1日任鲁山县中医院康复科主任兼学科带头人。2012年8月任唐山市丰润区扶正堂中医连锁机构技术总顾问。2012年8月,《八字针法治疗中风后上肢软瘫100例》一文,在“中华中医药学会全国第十三次中医药新技术新成果新经验学术交流会”和“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届全国中医难治病学术研讨会”上被评为“中华中医药学会优秀论文”。2012年11月2日任中华中医药学会民间传统诊疗技术与验方整理研究分会委员。
    医术了得、成就卓越的张文义在坎坷又精彩的大半生里,练就了一套极好的品德修养和行为习惯。由于青年时期极左路线对他残酷迫害的经历,又苦于没有“后门”可走,再加上当地某些当权者对他的不公,看着其他同村的伙伴连小学水平都没有,却当上了干部、工人,有的初中毕业生又去教初中,而他这个高中毕业生、回乡知识青年却什么都不准干,只有老老实实去劳动改造,致使他对基层某些当权者极度不信任。所以张文义形成了一种“从不求情办事,不巴结求人”的习惯。他坚强不屈,宁肯站着死,不愿跪着生!他的处世哲学是“此路不通,不走此路,不能吊死在一棵树上!”他认为有本事人走遍天下,无本事人寸步难行!他的路完全是凭真本事走出来的!他不掺合社会杂流,不争名夺利,清心寡欲。他的同学中科级以上干部就有几十人,但他从未找过他们给自己谋过任何私利,没有找过任何人求过工作。他所工作过的单位都是对方以丰厚待遇邀请而前往的。在北京中医药大学1号教学楼给学员讲授胃肠病时,教室外面总是有几个大学培训部门的领导在等待,只等他下课后邀请他抽出时间前去授课。自2003年以来,在北京所有承担国家在职培训单位中,讲授胃肠病、疑难病、平行针埋线疗法、直肠点滴疗法、无防腐剂口服液制作技术、八字针法治疗偏瘫,他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张文义被誉为“胃病大王”。
    张文义两耳不闻外邪事,一心只钻中医书,他以解决胃肠病、疼痛病、中风后遗症的世界疑难问题为奋斗目标,以解决患者的痛苦为己任。通过几十年的临床实践,经过了“理论—实践—理论—实践”,临床探讨摸索,终于解决了目前中西医都无法根治,也就是说连一年半载都不能保证健康的胃肠病,如食管炎、浅表性胃炎、胆汁返流性胃炎、糜烂性胃炎、红斑渗出性胃炎、萎缩性胃炎以及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等病的治疗,现代医学以及常规中医对这些胃肠病的治疗只能控制症状,有的服药时症状减轻,停药就恢复原状;有的服药期间开始有效,过一段时间就无效了。要想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几年内不复发是不可能的。但经张文义教授治愈的胃肠病患者康复期限10年、20年的可达96%以上。几十年来,他不仅名扬周边县市,经他诊治的胃肠病患者也遍及全国十几个省市和自治区。同时还在北京培训了胃肠病专科医师300余人,“胃病大王”的称号他当之无愧。
    1980年以前,患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者占胃病患者总数的90%,慢性胃炎患者只占10%。穿线对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疗效显著,痊愈率高达98%。但是1980年以后,由于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人们喜食辛辣厚味,炖炒脂膏,嗜好烟酒。再加上事业竞争,精神紧张,睡眠不足,饮食规律失常,导致胃肠病患者大大增加。同时饮食中所含的化肥、农药、化学色素以及各种添加剂超标,每日成人食入的有害元素高达173种等。这些原因致使人体的食管、胃肠粘膜损伤,出现充血、水肿、糜烂、渗出等等病理现象。久而久之,形成中医西医以及穿线等方法无法治疗的各种慢性炎症。慢性胃炎、食管炎、慢性结肠炎等疾病占胃病患者的90%,单纯的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只占10%,正好与三十年前相反,这些疾病严重危害着人体的健康。作为名扬四方的胃病专科名医,整日以想方设法解除胃病患者的痛苦为使命,于是精心研究出了养胃丸、结肠炎丸、疏肝清胃丸、消炎止痛丸、清胃散、养胃合剂、肝胃口服液、结肠炎口服液、结肠炎直肠点滴液、习惯性便秘直肠点滴液。同时又发明了直肠点滴疗法,胃病专用的穴位注射疗法等特色特效技术。经过几十年的临床观察,疗效独特,根治率极高,在国内影响很大。他亲手做穿线手术的患者就达五万余人。几十年来,共诊治胃病患者十万人之多。他为解除胃病患者的痛苦立下了汗马功劳。他的事迹将载入史册,他的英名将留给人民,他给胃病患者带来了福音,他为广大胃病患者的健康鞠躬尽瘁,他就是我们的胃病克星。
    张文义不仅在胃肠病的诊治方面取得了无人能及的成就,在偏瘫的领域内也悉心钻研,获得了卓越的研究成果。目前,脑中风处于频发、高发时期,且大有年轻化的趋势。我国每年脑中风发病人数达700万,致残率可达82%,中风后遗症已成为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现代医学对于脑中风的治疗,只不过是通过微创、溶栓等手段,虽然保住了患者的生命,但却无法阻止后遗症的形成。至于后遗症只能由患者自行锻练。所谓锻练就是活动。试想,0级的肌力又怎么能活动呢?久而久之患者变成残废。一人受罪,全家受累,医者无能为力,给整个社会健康事业带来了重大负担。
    为了解决偏瘫患者的痛苦,张文义集四十年临床针灸之精华,博览古籍,熟读针经,结合临床,研究出专治偏瘫的“八字针法(中风偏瘫激活康复系统)”,此针法目前属国内外之首创,是针灸界前所未有的、独特的针灸疗法。它弥补了我国针灸临床治疗学的不足,是中国针灸又一特种针法的里程碑。   
    张文义认为,治疗偏瘫应采取三个步骤:第一步,应该尽快抢救患者生命,尽量阻止或减轻后遗症的形成和发病程度;第二步,在最短的时间内立即让病人患侧的肌力达到4级或5级;第三步,采取现代医学和祖国医学的综合康复疗法,如推拿按摩、器械锻炼、中药内服、穴位注射、药线植入等措施使其患侧肢体恢复正常,使患者处于健康状态。
    但是目前,国内外在治疗偏瘫的时候均忽视了第二步,也没有能力去完成第二步,只是抢救了患者生命后,让病人自行或辅助锻炼,使其慢慢恢复肢体功能。这样一来,患侧肢体形成硬瘫残废的几率极高,是致残的根本原因。
    张文义视偏瘫病人如亲人,急病人所急,痛病人所痛,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终于发明了专治偏瘫的八字针法。八字针法是在古代针灸学皮部理论,留针法以及近代的埋针法、埋线法的基础上,依据祖国医学阴阳学说、针灸补泻手法、经络学说、动态平衡学说以及体壁内脏相关论发展而来,通过40年临床验证总结出来的,是整个针灸界具有突破性进展的临床针灸学说。
    针灸的疗效如何,根本问题取决于针刺的补泻手法。针刺补泻手法是产生补泻作用的主要手段,也是促进机体阴阳平衡而恢复健康的主要措施。古代针灸医学在长期医疗实践中,创造和总结出了七种单式和两种复式的补泻手法:一曰捻转补泻,二曰提插补泻,三曰疾徐补泻,四曰迎随补泻,五曰呼吸补泻,六曰开阖补泻,七曰平补平泻。复式补泻手法为烧山火和透天凉两种。虽有以上九种单复式补泻手法,但治疗中风偏瘫实属无能为力。因为这些手法均是在一个穴位上行施补泻的,从未明阴阳的所在,只是一个个体化表现,从而忽视了阴阳的整体。 古人云:盛则泻之,虚则补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这是针刺时施行补泻的根本原则。但针刺偏瘫肢体时,却没有医者去辩虚实,只是在一个穴位上不分阴阳,不辩虚实行施错误的补泻,从而导致了虚虚实实之弊,违犯了无虚虚无实实的针刺治疗原则。所以,张文义认为应该再加上一条叫做阴阳补泻,合而为十。
    张文义发明的八字针法(中风偏瘫激活康复系统)和阴阳补泻手法,解除了偏瘫患者的痛苦,为针灸治疗偏瘫创造了奇迹,弥补了我国针灸临床治疗学的不足,填补了针灸学阴阳补泻手法的空白。临床针灸治疗中风软瘫患者,具有一针能动之妙。针灸3到5次,可使患侧的肌力由0级恢复到4级或5级,实属医界之罕见。八字针法为偏瘫患者带来了福音,为整个人类健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八字针法、偏瘫三三九针法、十二神针、阴阳补泻手法是专门用于治疗中风偏瘫的新兴特种针法。不但易懂易学,而且便于掌握。此种针法具有先进性、新颖性、创造性的特点,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况且疗效可靠,对中风后遗症的治疗,实属针灸界的一颗明珠。所以八字针法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张文义在几十年的临床实践中,经常遇到一些疑难杂症,如乙肝、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症、乳腺增生、前列腺增生、阳痿、不孕症、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慢性萎缩性胃炎、高血压、高脂血症、中风后遗症、脑动脉硬化、肥胖症、糖尿病等。这些疾病都需要长期口服中药,但是病人又怕煎中药,虽然有煎药机,但易霉坏变质。如果加防腐剂,一方面对人体有害,另一方面也只能保存3个月。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张文义历经十年之久,反复实验,终于研制出了这一种史无前例的无防腐剂口服液。无防腐剂口服液是一种不加任何化学防腐剂,也不加任何食品添加剂,而是用一种特制的中药激活剂与中药水煎剂相混合,通过现代生物科技高新技术制成的纯中药制剂。无防腐剂口服液色黄透明、粘稠富有光泽、醇香无异味,具有对人体纯益无弊,无公害、无污染、无致癌物质,无任何毒副作用的特点,治疗效果比水煎中药内服提高10倍左右。同时,无防腐剂口服液在常温下能够长期保存服用,3~8年都不会霉坏变质。
    无防腐剂口服液是一种纯中药制剂,用治疗什么疾病的中药处方制成的口服液就能够治疗什么疾病。不但能够口服,而且还能外用,也可做直肠点滴液。它为中医临床医学的发展起到了无法替代的作用。只要所开中药处方是特效的,那么制成口服液之后疗效就更加显著。
无防腐剂口服液经临床观察,具有健脾和胃,活血化瘀,强身健体,提高免疫力。调节植物神经,调整胃肠功能,改善血液循环,防止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粘稠度,调整内分泌,对血糖有双向调节作用。对胃黏膜起保护作用,能够促进消化,增加胆汁的排泄,加速胃液的分泌。消除水肿,促进溃疡愈合。可以降低血脂,促进脂类物质的转运和代谢,阻止脂质在血中滞留或者对动脉内膜的渗透。对外源性甘油三酯、胆固醇的吸收起抑制作用。对甘油三酯在肝内的合成以及内源性胆固醇的代谢均可起到破坏作用。可以改善梗塞灶周围缺血半影区的缺血状态。消除自由基,调节免疫因子,改善微循环,减轻脑水肿,缩小梗塞面积。增加大脑血流量,改善脑供血,保护脑细胞,有脑保护作用。可以减轻中风后遗症,促进肢体的功能恢复。
无防腐剂口服液是一种现代生物医学的高科技产物。原材料充足,制法简单,销路广泛,适应于临床各科的所有疾病。疗效显著,方便患者服用,且不会霉坏变质,减少了患者煎药的麻烦,避免了因不能坚持口服中药而中断治疗,以造成不能根治顽疾的弊端。特别是对慢性疑难杂症,心脑血管病尤为适宜。它是一种集先进性、科学性、创造性、新颖性为一体,并且有很高实用价值的中药口服制剂。它是中药剂型改革的一个重大突破,达到了目前国内外领先的水平。所以,无防腐剂口服液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是临床医学口服给药新剂型的里程碑,将是整个人类健康必不可少的一种新作。
目前国内外惯用的给药方法有口服法、注射法、灌肠法和外用法四大类。但是小儿患者和昏迷病人口服药物困难很大。注射疗法对小儿以及肥胖病人,年老久病患者,又不便操作。同时注射法给病人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伤,有些患者不愿接受。灌肠法只是为促进排便。而外用法只用于皮肤疾病,以及四肢疼痛性疾患,而对内科病几乎没有作用。这就给临床治疗造成了很大的困难。所以以上四法在临床应用中深感不足。
为了解决口服法和注射法的缺点,减少病人痛苦,防止给病人造成损伤,适宜于各类患者的临床治疗,张文义根据《注解伤寒论》(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年4月)141页:此为津液内竭,虽硬不可攻之,当须自欲大便,宜蜜煎导而通之。蜜七合一味……以内谷道中,以手急抱,欲大便时乃去之。大猪胆一枚,泻汁,和醋少许,以灌谷道中,如一食顷,当大便出的理论,独创了直肠点滴疗法。
直肠点滴疗法是根据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理论,逐步形成的一种临床治疗新方法。也是除口服法、注射法、外用法、灌肠法之外的第五种独特的治疗给药途径,它不同于一般的灌肠疗法。常规灌肠疗法是将液体700~900ml,迅速灌入肠内,软化大便,促进肠蠕动,使之尽快排便的一种方法。而直肠点滴疗法是点滴前必须排空大便,同时以每分钟30~40滴的速度滴入肠内。防止刺激肠管,引起肠蠕动,让肠粘膜直接吸收,进入血液循环。滴后3小时内尽量不解大便,以让药液充分吸收,从而达到治病目的。
直肠点滴疗法弥补了中西医临床治疗学的不足,为中西医临床治疗技术增添了光彩。操作简便、药效迅速,是中西医界医务人员应广泛掌握的一种治疗方法。
许多疑难杂症,单靠中西药物治疗疗效往往不能令人满意。但是配合羊肠线植入疗法,却疗效显著,甚至达到了根治的目的。目前,国内采用的埋线疗法是根据全国高等中医院校函授教材《针灸学》中所介绍的方法操作的。但此法用的是0~1号羊肠线,线体较细,刺激时间短,影响疗效。针具是半圆形皮肤缝合针,这种针只能把线埋入肌层内,很难埋于脂肪层中。使用该方法病人痛苦大,埋线后很长时间局部仍有疼痛感觉。同时易伤及血管与神经,对人体有不同程度的损伤。
为了解决以上弊端,张文义根据全国高等中医院校函授教材《针灸学》15页:《皮肤取穴》“十二经脉者,皮之部也”、“欲知皮部,以经脉为纪”。经脉有病,或内脏有病,皆可取治于皮部。17页:腧穴的主治作业,与经络脏腑有密切关系,即“经络所通,主治所及”的有关论述。为了增强疗效,减轻病人痛苦,又不伤及血管神经,达到长期刺激的目的,特独创平行针埋线疗法。
平行针埋线疗法,是用2~3号医用羊肠线经过特殊处理后,植入皮下脂肪层。脂肪层没有血管和神经,植入对人体无任何损害,病人没有痛苦。同时羊肠线植入脂肪层后易于吸收,再次植入时没有滞手感。
张文义发明的平行针埋线疗法与全国高等中医院校函授教材《针灸学》中的埋线疗法截然不同。它既纠正了普通埋线法病人痛苦大,不便操作,伤及血管神经,再植障碍的缺点,又令患者无痛苦,易于接受,良性刺激时间长,操作简单,疗效显著的优点。平行针埋线疗法具国内领先水平。
几十年来,他始终以看书、诊病、搞研究、教课、著书、写论文为日常工作。他不吸烟不喝酒、不会下棋、不会纸牌麻将,他全心全意致力于胃肠病、疼痛病、中风后遗症特色诊疗技术的研究,这就是他成功的根本原因。他心无杂念,不请客送礼,不行贿求人,他一直求真务实、脚踏实地,为研究胃肠病、疼痛病、中风后遗症的根治药物呕心沥血,努力不懈,几十年如一日的艰苦奋斗!皇天不负有心人,他终于研究出了专治胃肠病的“平行针埋线疗法”、“特定穴位注射疗法”、“食管炎离子导入疗法”、专治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和习惯性便秘的“直肠点滴疗法”;专治萎缩性胃炎的“复方养胃合剂”、专治肝胃综合征的“复方肝胃合剂”、专治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复方结肠炎合剂”。专治中风后遗症的张文义八字针法、三三九针法、十二神针、阴阳补泻手法、面瘫外敷灵。专治骨质增生、腰椎间盘突出的疼痛外敷散。以及专治风湿类风湿的类风湿擦剂、抗风湿丸等。在国内颇有影响。
他已于2008年正式退休了,但他是当地的地级名人,当过平顶山市政协委员,诊治胃肠病震动了周边十几个县市,已在北京做了十余年的教授,著书10部,学生遍布世界各地。他是国家执业医师,国家正高级针灸师,著名胃肠病、疼痛病、脑血管病康复专家。他还是直肠点滴疗法、平行针埋线疗法、无防腐剂口服液制作技术、中国八字针法、阴阳补泻手法的创始人。他是名副其实的“中华名医”。
他成功了,他胜利了,他的目标达到了!他的路就是这样走过来的,他的事业就是这样成功的。他是患者的朋友,他是患者的救星,他对中医药学和人类健康事业的巨大贡献将流芳百代!

请输入关键字:

网络支持:安徽三户网络一大锅企业网
京ICP备070443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