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新闻动态 职能介绍 组织机构 调解流程 政策与法 联系我们 资源下载 在线投稿  
 
 
您当前所在位置:河南省医患纠纷调解工作委员会 >> 首页 >>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中医药文化走入百姓才有生命力

添加时间: 2010-3-20 15:27:07 来源: 作者:中国中医药报海外版 点击数:1178

近年来,中医药文化发展形成了前所未有的良好社会氛围,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但是这毕竟是一个新的课题,仍需不断探索和实践。全国“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从各自的角度阐释了对文化发展的建议,无论是制定中医药人文社会科学发展规划,还是准确定位中医文化内涵,以及建立文化宣传的长效机制、规范科普宣传,都体现出一种思路,即中医文化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只有规范化之后,才能保证文化发展的永久活力。

  制定中医药人文社科发展规划

  文化自从成为中医药“六位一体”全面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之后,得到社会各界尤其是中医药界内部的广泛认同和关注,文化对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推动作用不言而喻。唐祖宣代表认为,实践证明,制定和实施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释放中医药的原始创新潜力,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是一项以认识为先导、理论性强、兼具全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工作,需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基础性支撑。但是长期以来,中医药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得不到重视,中医药的科技发展与人文发展不平衡,由此导致对中医药的认识依然模糊,影响了扶持政策和措施的实施,也影响了中医药服务百姓健康。所以,应当尽快改变这种局面,制定《中医药人文社会科学发展规划》,促进中医药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制度化进程。

  唐祖宣说,相信通过促进中医药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以全面扎实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为基础,将有利于更好地发挥文化引领中医药事业发展的作用。相信通过文化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会不断开拓中医药工作的新局面。

  建立中医药文化宣传的长效机制

  应该让公众如何认识中医药文化?佘靖委员认为,这需要对中医药文化有一个定位,要搞清楚中医药文化的内涵是什么?才能明确到底要向公众传达什么?要思考新的历史时期,中医药的文化理念哪些应当继承,哪些要发展创新。

  姚乃礼委员认为,中医药文化的宣传不仅仅表现在中医医疗机构的建筑式样、装饰风格等一些外在形式。更重要的是,挖掘这些形式所体现的内涵,把中医药的基本观念、理论、思维等实质性的内容展现出来,并把中医药文化发展定位于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大背景之下。

  思考中医药文化的传播方式,不能不提到中医中药中国行活动,这项活动为中医药的科普宣传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王承德委员表示,活动开展3年来,取得了很好的宣传效果。他建议借助活动形式,把这种宣传机制延续下去,前3年的主题是科普,接下来可以换一个主题,比如以文化为主题,推动中医药文化的传播,通过实实在在的工作扩大中医药的影响。

  “我早上6点半就起来看‘老中医养生之道’电视节目。”林绍彬委员在两会期间,还不忘关注中医养生。他认为,现在,中医药文化宣传节目和活动越来越火,深受老百姓的欢迎。如中医中药中国行活动唤醒了民众对中医药寻根问底,深入了解中医药的文化内涵,更好应用中医药防病治病和养生保健的意识。他建议这一活动能形成长效机制,持续广泛开展下去。各地还可在公众场所通过多媒体、讲座等多种宣传手段,普及中医药知识,开展健康教育,提高群众的健康素养。

  规范中医科普宣传

  “作品多,精品少;不是医者写医书,不懂医者论医道;不是医学专业出版社,没有健全的医学编辑体系,也出医书。”杨金生委员说,中医药文化传播离不开科普知识的宣传,但目前科普图书市场不够规范。

  他主张,政府应承担起对大众进行健康科普宣传的主导作用,应组织专家编写出版医学健康书籍。如北京市政府组织编写《首都市民膳食指导手册》、《首都市民中医健康指南》免费发到居民家中,对健康教育发挥并产生了非常重要也非常有效的作用和影响。

  他建议新闻出版部门加强对科普图书的市场管理,规范出版社的业务范畴,真正出版服务大众健康、引领我国人民健康水平、符合大众健康需求的精品科普书。新闻媒体也要加大科学宣传和报道,教给广大群众正确识别和选择健康书籍。

  王承德也认为,人们对中医药尤其是中医科普知识的需求越来越旺盛,这是中医发展的大好机会,但是中医药科普知识的宣传普及要进行规范,不能误导消费者。

请输入关键字:

网络支持:安徽三户网络一大锅企业网
京ICP备070443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