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新闻动态 职能介绍 组织机构 调解流程 政策与法 联系我们 资源下载 在线投稿  
 
 
您当前所在位置:河南省医患纠纷调解工作委员会 >> 首页 >> 调解流程
调解流程    
点刺十宣能消除偏瘫后上肢肿胀

添加时间: 2010-10-11 10:07:02 来源: 作者: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点击数:807

在临床工作中常会遇到由于脑血管疾病引起的瘫痪患者患侧上肢(尤其是手部)伴有肿胀脱屑症状,采取中西药物及一般常规治疗疗效欠佳,缠绵不愈者不在少数。这此症状的出现对患肢的功能恢复极为不利,究其原因主要与静脉回流营养代谢障碍有关。

人体的血液供应是由包括心脏和血管的循环系统完成全身的血管由动脉和静脉两部分组成。动脉向组织细胞内灌注新鲜血液静脉把机体利用过的血液重新输送回心脏。动脉血流的动力来自心脏每一次有力的收缩和血管壁的弹性;而静脉回流主要靠它与心脏之间的压力差,以及肌肉收缩对血管壁的挤压力。由于静脉壁较薄,弹性差,这种挤压力的作用就显得特别重要。但当肢体瘫痪后,肌肉因失去了神经支配,活动就会减少或停止,从而导致肌肉对静脉血管的挤压力随之消失使静脉回流发生障碍出现肢体末端肿胀脱屑。中医学早在《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中就有经为血,血不利则为水之说,而《血证论吐血篇》中亦有痪血化水,亦发水肿,是血病而兼水也这样的论述。由此可见络脉闭阻,气虚不能载血如序运行是导致偏瘫后上肢肿胀的原因。治宜补气逐淤疏经通络,祛瘀生新,穴位宜选十宣穴。令患者取舒适仰卧位,并深呼吸保持全身肌肉放松,在患手腕部系止血带,术者右手持小号三棱针对准消毒后的十宣穴处快速点刺接着术者用双手拇、食指分别由手掌部向手指末端挤压,使之尽可能的把颜色较深的瘀血、沉积于肿胀部的蛋白质成分外泄至变为鲜红色(每处约挤出不少于2毫升的血液、沉积蛋白质成分。为便于等能够顺利外泄,在挤压时可以用95%的酒精反复擦拭针刺处。术毕将止血带解除、血迹擦拭干净后再用络和碘常规消毒。针刺处当天24小时内应保持干燥、清洁,禁止沾水。隔日点刺放血一次,直至肿胀、脱屑完全消失。同时可以配合不定时的对患肢进行按、揉、捏等推拿按摩手法,以代替肌肉主动活动,患者坐位时要用支架或其他支撑物将患肢末端抬高或放于椅子扶手上以促进静脉血液回流。卧位时患肢末端用软和的物品垫高10厘米许减少因重力对灌注的影响,帮助促进静脉血液回流。

方中十宣穴位于十个手指尖端的正中,指甲34毫米处,左右手共十个穴。中医学认为手(足)尖端部是手(足)阴阳经脉的交接处,《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所言:十宣,奇穴。……三棱针或粗针刺出血。主治一切急性病之失神……《良方集腋》云:干霍乱,胸腹搅痛,胀结闷乱,上欲吐不能出,下欲泻而不能行,即今所谓绞肠痧,最为危急之症……将针刺十指(十宣)出血……以针刺出紫血立愈。由此来看在这个特殊的部位针刺用于急救和治疗与神志有关的疾病古代就很流行了。通过三棱针点刺十宣穴可以改善局部组织的微循环和神经营养功能,降低局部毛细血管的渗透性从而恢复肢体局部神经血管的正常功能,同时通过神经反射功能刺激、唤醒和恢复脑细胞活力。该法符合《灵枢》虚则实之,满则泄之,宛陈则除之……出恶血也的古训。该法具有法简、易学、易用、不受任何环境条件的限制,疗效肯定的特点但对于患有血小板减少症、血友病等有出血倾向疾病的患者以及晕血、血管瘤患者,一般禁止用本疗法。贫血、低血压、孕期和过饥过饱、醉酒、过度疲劳者,不宜使用本疗法。

                                            (中国中医药报海外版通讯员   蔡晓刚)

 

请输入关键字:

网络支持:安徽三户网络一大锅企业网
京ICP备07044359号